中国调味品杂志社
首页 > 最新目录
 
/ / /
 

《中国调味品》2018年03期

 
目录
基础研究
工业化生产和传统烹饪技术对黑椒牛柳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赵钜阳;刘树萍;石长波;1-5
温度对生姜多糖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杨晓杰;王世佳;李旭业;6-8
不同方式提取的生姜粗、精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王芸;位思清;王雪;宋荣珍;唐晓珍;9-13
感官评价在调理鸡排腌料配方优化中的应用李凤霞;胡元庆;罗雯慧;林娴;邱欣瑶;14-17+27
鸡肉饼低温贮藏中品质变化研究张根生;池天奇;王芮;张红蕾;18-22
花椒油在贮藏过程中麻味强度及麻味物质的变化研究张希;靳岳;赵志峰;何强;谷学权;幸勇;23-27
高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李西波;张旭;杨柳;张惠惠;张继;28-33+40
ε-聚赖氨酸生产菌的硫酸二乙酯诱变及其发酵培养基优化李聪;扶教龙;施磊;吴晨奇;扶明明;胡翠英;34-40
源于中国民间传统酿造食品的鲁氏酵母耐温特性研究刘翠翠;杨华;陈雄;姚娟;李志军;李沛;李欣;41-45
芫荽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-葡萄糖苷酶作用的研究徐悦;张卫明;马世宏;聂韡;单承莺;46-50
香辛料对鸭蛋中主要不愉悦风味成分的影响曹巧娜;田思雨;仝其根;51-56+62
鲫鱼酶解物复合调味品的造粒工艺研究及电子舌分析丁安子;王婧;王小红;熊光权;汪兰;57-62
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果醋的发酵条件李小红;阳如诗;魏韶;张小松;吴德智;63-67+74
生姜真空冷冻干燥方便制品工艺技术的研究邓林;刘延岭;68-71
胡麻油品质影响因子的探讨研究牛艳;赵银宝;王彩艳;72-74技术研发
南极磷虾调味粉的研制及其感官评价郑爽;姜晓明;王荟凌;薛勇;李兆杰;薛长湖;75-79+87
麻辣味型火锅底料的制作工艺李波;要志宏;张琛;胡舰;80-82+90
短时贮藏对油炸挂糊肉片品质特性的影响肖金玲;郭鑫;王月影;崔航;刘德志;郭希娟;83-87
营养风味辣椒酱工艺的研制张郁松;88-90
火龙果、木瓜复合果醋生产工艺的研究杜国军;李志颖;Bjorn L;91-93
猴头菇素肉干的制作工艺研究韩爽;夏光辉;郭聪颖;李宝慧;94-97
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桂皮总黄酮的工艺研究赵世霞;98-101+104
腌制佛手过程中挥发油的收集方法研究严赞开;刘敏銮;林烁冰;102-104
镇江香醋酶解工艺的优化研究毕静;105-107+113
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加工工艺研究张剑;弓志青;王月明;贾凤娟;崔文甲;王文亮;108-113
东坡泡菜质量安全调查报告赵磊;李成康;张其圣;周至均;张宏;刘书亮;何利;114-118+121
浅析酱油发酵工艺及改善酱油风味的方法尹立明;P.Hanmoungjai;119-121分析检测
《酱卤肉制品》标准中微生物指标适用性探讨李冉;崔桂友;张长江;要志宏;燕志;申丽媛;张琛;122-125
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工艺优化及其籽油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陈卓;马丹阳;刘文玉;赵巧玲;魏长庆;126-130+139
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椒类调味品中的铅高向阳;张亚茹;131-134
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发酵香肠中的镉戴意强;刘辉;刘恩岐;陈安徽;陈尚龙;135-139
发酵黑荸荠中挥发性物质的GC-MS分析魏连会;刘宇峰;姬妍茹;董艳;杨庆丽;宋淑敏;石杰;孙兴荣;140-142
鱼酱酸调味料中总酸、氨基酸态氮检测分析邹大维;熊建军;刘桂琼;张建炀;143-145食品添加剂
甘蔗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侯巧芝;吴建丽;张爽爽;146-149专论综述
盐对发酵蔬菜微生物群体和发酵质量的影响李凤姿;张媛;吴昊;杨洪岩;150-154+200
基于ANP-Fuzzy的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研究——以山东省为例王帅斌;王冀宁;马百超;陈庭强;155-162
藤椒的活性成分与开发应用研究陈艳;饶朝龙;李美凤;孟晓;蒋丽施;163-166
中外饮食文化博物馆建设现状比较研究周鸿承;167-172
关于花椒中麻味物质“花椒素”的考证祝磊;黎江华;刘玉杰;陈茜;吴纯洁;余凌英;173-177
山西省规上食醋酿造企业变动趋势及特点刘雪飞;李玉萍;王如福;178-180
甜味蛋白Brazzein及其基因工程郑伟伟;赵萌;刘波;181-184
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工艺研究进展张婷;李茜雅;唐欢;黄伟明;夏虎;郭思亚;张崟;185-191
我国传统菜肴调味文化的四大主干味型邵万宽;192-197
基于云南干腌菜制作过程中接触材料安全性现状的探讨张宝勇;张宝琼;陈俊意;胡雪琴;198-200
点击在线投稿

 
 
 

(c)2008-2018 聚期刊

 

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.NET

 

免责声明: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;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;另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!